点击排行
禁毒知识
发表时间:2017-10-10 11:28:52 点击量:529

1.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2.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什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3.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626日。

4.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 (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5.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6.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7.吸毒多久就会成瘾?

一旦沾染毒品就会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成瘾时间的快慢与使用毒品的种类、纯度、剂量、每日的次数,及滥用的方式而异,个体耐受差异也有重要的关系。 ??  据资料记载,吸食海洛因,每日四次,每次一克,连续三天就能使人产生毒瘾。也有报道,每日吸食一次海洛因,五天左右就能产生毒瘾。亦有报道,海洛因四号静脉注射一次就足以令你上瘾,戒断综合症的出现,是认定阿片类成瘾的重要临床标志。

8.毒品为什么能使人成瘾 

1生理因素: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2社会因素许多吸毒都是跟风的表现。所谓酷、爽等价值和社会认知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品,是否容易接触/获得毒品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哪些人易成为毒品的俘虏,社会法律对毒品的态度等等。
  
3个人的心理因素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性,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滥用药物成瘾的易感性。
  总之,毒品成瘾问题,往往是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9.毒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对毒品的无知、好奇。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而走上吸毒深渊。

他人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

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吸毒人员,特别是大款中的个别人,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用吸食毒品来填补精神空虚,甚至在生意往来、亲朋交往中以给客人扎一支毒品当作最高礼遇。

不健康的逆反心里可以发生在无知青少年中,也可以发生在成人身上。

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年更容易沾染毒品。

10. 吸毒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大脑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毒品能直接改变人脑中部分化学物质的结构,破坏、扰乱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有的甚至毒害、损伤神经组织。

心脏病变: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瘦弱不堪:吸毒者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出现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丧失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传染疾病:毒品破坏人体免疫机制,使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传播艾滋病:吸毒者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或共用注射器造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直接血液传播或通过性接触感染爱滋病毒。

损害免疫功能: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会对人的免疫功能造成直接和全面的损害,冰毒和摇头丸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11.孕妇吸毒对新生儿有影响吗

有。孕妇吸毒,可通过胎盘血而输给胎儿,即出现胎儿吸毒,孕妇定时的吸毒,胎儿也得到定时的供给,在出生前,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当出生后,随着脐血管的结扎,等于中断了毒品的供给,一段时间后即出现戒断症状。近有研究报道,孕妇吸毒时,可在其羊水、脐带血浆及乳汁中检出毒品的代谢产物;在吸海洛因的产妇产生的新生儿尿中也查出吗啡或奎宁。从而佐证了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新生儿出生后1~2天逐渐出现戒断症状,使用美沙酮者需3~4天才出现。新生儿戒断症状表现为激惹不安,呼吸快,高声哭叫,睡眠障碍,拼命把小手往嘴里塞,鼻塞,打哈欠,打喷嚏,发热,四肢出现粗大震颤或扑翼样震颤,呕吐,腹泻等。这类患儿多半有体重不足。戒断症状可迁延数周或更长,死亡率高,需积极治疗。

12.毒品预防教育为什么要以青少年为重点?

第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吸毒青少年在整个吸毒人群中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第二,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毒品危害无知,对毒品好奇。第三,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养成远离毒品,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13.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远离毒品,不沾毒。

14.贩毒分子主要利用青少年的哪些弱点,诱惑他们吸毒?

好奇心里、辨别能力差、意志薄弱等弱点。

15.青少年毒品犯罪的成因有哪些?

家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交友不良的影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心理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16.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道防线:一是心里防线,二是行为防线,三是思想防线。

17.广大青少年防止毒品侵害的最有效、最积极的办法是什么?

了解毒品。

18.学校每学期禁毒教育课时不得少于几课时?

小学不得少于2课时,初中不得少于3课时,高中不得少于2课时  

19.哪些人属于吸毒的高危人群?

从年龄来分,以青少年为主,从职业来分,以无业人员、个体户非流动人口居多,从层次来分,文化素质低的占多数。

2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冰毒就是有毒的冰块,(错误);

摇头丸不是毒品(错误);

③吸毒人员虽然是受害者,但也是违犯了法规(正确);

④吸毒是自己的事,政府不应该管(错误);

⑤贩卖毒品都应该判处死刑(错误);

⑥吸毒对个人有危害,但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不大(错误);

⑦禁毒工作是一门社会性工作,应该全民动员,人人动手(正确);

⑧学校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进行禁毒教育意义不大(错误);

⑨告诉别人吸毒方法,没有犯罪(错误);

⑩帮别人保管毒品不违法(错误)。

21.吸食毒品有哪三个方面的危害?

一害自己,二害家庭,三害国家
22.毒瘾为何难戒?

毒品成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一是形成毒瘾,就会出现戒断综合征强迫性觅药行为,戒断将非常困难。

23.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①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变坏。

②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朋友索要或借钱。

③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

④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

⑤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⑥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场合佩戴太阳镜。

⑦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长袖衣服。

⑧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⑨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

⑩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24.说说“626”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1987612—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监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25.毒品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①诱发违法犯罪。

②毒品使国民素质下降。

③毒品造成国家财富流失和经济衰退。

26.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中心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是有双重性质的身份。要正确的对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看作犯罪分子,不要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要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27.易染人群有哪些?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

 ()青少年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个体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手段,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某些职业人员一般而言,职业人员吸毒所占比例不高,因他们的实际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毒品支出。但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业,如汽车司机、采购员等,经常在外接触的人多,较易获得毒品,并由于离开家庭、单位,缺乏约束,一有机会就会染毒。

28.易染环境有哪些?

()交上坏朋友 ()家庭富有 ()处于吸毒流行地区

29.如何预防吸毒?

吸毒的预防要从多方面着手,家庭、学校、社会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家庭预防。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是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优缺点,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最容易被了解。家长平时应该多与子女沟通,注意纠正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做到防患于未然。只要家长具备一定的毒品知识,并真正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子女,就能发现子女是否有吸毒行为,遏制其向恶性发展。必要时及早求助有关部门,共同采取措施加以矫治。

(二)学校预防。青少年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每个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都很难逃过师生的眼睛,如果教师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教育和关怀,就能遏制不良行为于萌芽阶段。对广大学生要寓禁毒于基础教育、课外活动之中,增强学校的预防能力。

(三)社区预防。作为生活、工作在同一区域内的成员,不论男女老少、职务高低,有业无业,都会受到这个特定环境的条件、风气和习俗的影响,社区治安直接关系到社区成员安居乐业。当然,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一般都有一定了解,共同防止某些不良行为的滋生是有条件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社区和基层单位应担负起预防吸毒的责任。

30.怎样才能做到远离毒品?

(一)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

(1)牢记什么是毒品

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牢记吸毒极易成瘾,并极难戒断

当你的周围有人吸毒的时候,当有人拿出毒品告诉你吸它的感觉如何奇妙如何快乐,吸它如何好玩如何时髦的时候,你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你耳边响起:吸毒极易成瘾,并极难戒断。

(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

不要忘记那些陷入毒海难以自拔的人悔恨万分的呼唤。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

(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

要时时记住毒品是受国家管制的药品,没有医生的处方,自己滥用是违法行为。时时记住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

(二)永远不尝第一口

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毒品的危害降临到某个人身上,往往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密切关系。事实证明,很多人吸食毒品是心理堤防坍塌的直接结果。

好奇心和冒险心往往成为毒品侵蚀的温床。求新、好奇是人的天性,正确把握它们,能给你的创造带来动力,把握不好,则可能带来灾难。因此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千万不要去尝试吸毒的滋味。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千万不要相信“我吸了不会上瘾,我吸了能够戒掉”,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为了终生远离毒品,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不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地把握住自己,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

此外,幼稚的崇拜心理也容易造成在毒品方面失足,从众的心理也是造成在毒品面前失防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在未成年人中出现,而贪图享乐的心理也为毒品乘虚而入提供了机会。

(三)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叫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遇到困难和挫折,你才知道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叫“百折不挠”;战胜困难和挫折,你才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人生是需要倾诉和帮助的。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闷在心里,独自扛着。去找爱你的父母,去找爱你的老师,去找你那些坚定正直的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记住,千万不要借毒解痛,借毒消愁。

(四)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空虚、无聊、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是一部分人走上吸毒道路的原因。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在健康、充实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远离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毒品。

(五)慎重交友

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俗语说: “跟着好人学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调查显示,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朋友”的作用下坠入毒品深渊的.为此,想要终生免受毒品侵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慎重交友,并且时时警惕,拒绝毒品。

(六)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跳舞、唱歌、听音乐、美容、美足、洗浴、保健按摩、游戏上网等休闲娱乐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需要。但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娱乐场所管理混乱,,,毒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一旦走进去就有可能身不由己,陷入深渊。因此,要想洁身自好,当你想去娱乐场所放松身心的时候,就一定要有所选择。尤其是青少年,千万不要涉足那些不健康的场所。

 

(五)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六)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页脚